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进窗棂,杏花岭区的志愿者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“窗帘巡查”。他们穿行在老旧小区的楼宇间,仰头观察着每一扇窗户的窗帘是否按时拉开,这看似简单的动作,却关系着上千位独居老人的安危。这项温暖的“窗帘行动”,正是张建中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坚持了四年的爱心约定。
从火车司机到公益带头人,张建中的人生轨迹在2004年发生了重要转折。当时还是太原铁路局一名普通火车司机的他,看到铁路宿舍区里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,便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代买物资、联系理发。渐渐地,他的善举感染了身边的朋友,2004年,他和8位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“山西情缘志愿者爱心团队”。起初,他们只在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但随着团队壮大,服务范围扩展至整个杏花岭区。
“我们和小区的几位老人相处的很愉快,基本上每天都会在院子里见面唠嗑。但2021年年初一段时间,有一位老人好几天见不上面,我很担心,于是上门去查看。”张建中表示,这次事件对他触动挺大,他暗自琢磨起服务老人的方式来。
2021年4月,张建中和妻子赵杰发起了“窗帘行动”。他们与独居老人约定:早晨窗帘拉开,表示老人安全起床;晚上窗帘合上,代表一天平安。这个简单的约定,成了守护老人安全的“生命信号”。
起初,只有十几位老人参与,志愿者们每天徒步爬楼查看。但老旧小区没有电梯,许多志愿者年过六旬,爬楼十分吃力。于是,团队优化方法,改为拍照打卡,既提高效率,又避免遗漏。2022年,在杏花岭区委、区政府的支持下,“窗帘行动”团队发展迅速,志愿者增至2750人,服务覆盖12个街(镇)89个社区的1200余老人。
窗帘背后,是无数感人的故事。80多岁的荣丁香老人曾几次故意不拉窗帘,只为让志愿者上门陪她聊天;也有老人突发疾病,因志愿者及时发现而获救。4年来,团队累计拍摄约13万张照片,成功救助过心肌梗死、煤气中毒的老人。
“窗帘之约”不仅是一份承诺,更成了老人心中的依赖。许多志愿者被老人当作儿女,欢乐与孤独都想与他们分享。
随着“窗帘行动”的深入,张建中发现,许多老人需要的不仅是安全确认,还有生活上的帮助。于是,“亮亮行动”应运而生——志愿者每周两次上门,为老人提供清洁、代买、理发、陪伴等服务。
科技也让公益更高效。在政府支持下,498户独居老人安装了一键呼叫器和智能云陪伴设备。老人遇到紧急情况,只需按下按钮,信号便会同时发送给家属和志愿者。智能传感器还能自动监测窗帘状态,异常时立即预警。
独居老人王海曾因摔倒按下呼叫器,志愿者迅速联系120,使他得到及时救治。“别看这东西小,作用可大了!”老人感激地说。
除了助老,团队还拓展了环保、助学等志愿服务。他们清理汾河沿岸垃圾,用无人机巡查环境;为贫困家庭孩子提供线上辅导,整合优质教育资源,让知识传递更远。
20年来,张建中从一个人到带领一群人,从微光到星火,用行动诠释了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。他用行动证明,真正的公益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,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。也正因如此,他被组织推荐成为杏花岭区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。
“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,更是收获。”张建中说,“期待更多人加入,让这份温暖传递得更远。”在杏花岭区,爱的故事仍在继续,而“窗帘之约”的温情,正托起更多老人的幸福晚年。
“能够入选全国‘最美志愿者’,我感到特别荣幸。”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,张建中难掩内心的喜悦,“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,更是对我们整个志愿者团队的认可和鼓励。”面对荣誉,他依然保持着那份质朴的本色,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,继续着日复一日的志愿服务工作。“荣誉是动力,不是终点。”张建中常说,“看到老人们开心的笑容,就是我最大的满足。”
创同配资-创同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炒股网-线上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